防患于未然什么意思(防患于未然—消防指导思想)
“防患于未然”,这句话自古在我国就很有影响,人们常常用它指在祸患发生之前就要加以预防。
其实,这句话最早指防火在消防工作中的重要性。广泛用来指预防各种祸患,是以后延伸的意义。
这句话最早出自周易·既濟卦第六十三·《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这是商周时期,人们从水与火这对矛盾中抽象出来的预防火灾的观点,经孔子总结概括,形成了“防患于未然”的哲学思想。
《象辞》说,水在火的上面,正好压着火势,犹如以水灭火,就能成功。“既济”,就是成功或解决问题的意思。这是古人对水火的特性及其相互关联的科学表述。
有智慧的“君子”从水在火上,水才能灭火,联想到火烧起来以后,火上没有水怎么办?岂不酿成大祸!
因此,要事先采取预防措施,诸如把水准备好。这就是“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的本意。
这个由水灭火引出的自然规律,后来被进一步引申成处理一般事务的普遍规律。正如《周易·批点来注》所说:“思患者虑平其后,预防者图之于先。能如此,则未雨而彻桑上,未火而徒积薪。天下事莫不皆然。”
到了东汉,史学家荀悦在《申鉴·杂言》中,对上述儒家经典关于“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做了新的解读,提出“一曰防,二曰救,三曰诫。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诫。防为上,救为次,诫为下。”
荀悦的解读,是对孔子“思患而预防之”思想进一步的发展,阐明了防火与救火以及申诫罚三者的关系,明确地把防火防在首要地位,赋予“防患于未然”以新的涵义。
防患于未然的观点,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原始的辩证思想,在指导我国古代消防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处于农业经济时代的我国古代,城市里的建筑物主要是耐火等级低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密集,其间的间距很小,容易发生火灾且扑救困难。
大城市里即使有规模庞大的消防队,由于其消防装备依靠人力运用的器具,难以应对大火灾,因此大面积火灾,甚至皇宫火灾时有发生。
为了避免火灾对社会造成大灾难,防火于未然的思想指导人们尽最大的努力做好防火工作,预防火灾发生,并且做好救火的各种准备,及时把火灾扑灭于初起阶段。这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故宫在建成后600年里,尽管发生了多次火灾,但总体上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建成四百多年安然无恙,都是防火于未然的思想在实践中得到落实的典型例子。
在古罗马时代,欧洲消防领先于我国。可是到了中世纪,错误的消防理念在欧洲人中占了主导地位。人们认为,火灾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
这种理念导致居民不重视防火,政府在消防上不作为。古罗马时代的消防管理体制被废弃,手动消防泵失传了,政府的职业消防军不复存在。
到了我国宋代时,整个欧洲的消防,包括意大利在内,比我国落后太多。
欧洲当年火灾频发,就成为必然的结果。这种局面直到文艺复兴后才逐渐改变。
由此可见,如何认识火灾,确立正确的消防指导思想,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消防安全有多么重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与古代防患于未然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今我国城市建设早已今非昔比,道路加宽,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加大,耐火等级较高的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正在日益增多地取代耐火等级较低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城市自身的消防安全水平在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公共消防力量也在不断壮大。这种情况下,防患于未然,或预防为主的消防指导思想是不是没必要像过去那样大力宣传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人们只要忽视了防火,火灾就容易发生。一旦火势烧大,即使消防队及时赶到,也不能保证不发生人员伤亡。
何况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会给居民带来许多新的火灾隐患。
以住宅小区为例,家庭里大量应用的各类电器,使电气火灾增多,人工合成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制品的普遍使用,使火灾一旦发生时燃烧得更快,并产生更多的有毒气体;高层住宅大量建设,居民在发生火灾时疏散逃生困难;私家车乱停放,使消防车进火场灭火救援受阻。
我国每年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亡人火灾,发生在住宅里。其中绝大部分,本来都可以通过做好防火而避免。
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今后不仅还要大力宣传,而且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人们还需要不断学习防火安全新知识。
古代科技进步慢,人们只要掌握曲突徙薪,小心火烛等防火常识就行了。
如今经济迅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在给人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少过去没有的火灾隐患。
人人都要认识学习防火安全的新老知识,了解时代进步带来的种种新的火灾隐患,认真地落实相应的防火措施,确保在生活、工作中更安全。